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别开“声”面的即兴口语表达课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钟蕊  发表日期:2018-06-04  阅读次数:63

  华新在线讯(通讯员 钟蕊)“同学们好,我们的名字是‘高某某在树林里面解大手’!”高攀老师风趣幽默的自我介绍引得同学们掌声欢笑声一片。2018年6月1号周五上午,华中师范大学2016级播音班的同学上了一节和往常不太一样的即兴口语表达课。该课任课教师王丽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能近距离地接触一线主持人,进一步提高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特别邀请了湖北广电垄上频道节目主持人高攀来为大家上这节专业课。



  一上课,高老师让全班每一个人上台做自我介绍,轮到他的时候,他没有和同学们一样只是用“说”来介绍自己,而是巧妙地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让大家立刻记住了这个会唱歌、能唱歌、爱唱歌的老师。与此同时,在整个课程中他也通过各种不同地方式引导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独特性,甚至让班上擅长“健身”的向涛同学抱着他做起了深蹲。“同学们,你们要知道,这个时代,主持人一定要有个性有特点,要把握好每一次上台的机会展示自己,让别人记住你!”



  和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不同,高攀老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主持人。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和大家分享一线主持的经验,他播放了许多自己之前比赛和做节目的视频,并且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不同阶段的工作状态。由最开始的零基础到现在节目策划、外出采访、出镜主持、后期剪辑自己一个人都能自如把握。他想告诉同学们,这些能力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学习和积累的下来的。在这个时代,主持人更多是“采编播一体”的全媒体人才,作为播音班的学生一定要走出“只用读稿子”的误区!

  “高老师,现在条件好的主持人比比皆是,是什么让您在这个岗位上无人可替?在主持的过程中有没有过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高老师一改风趣幽默的画风,认真地告诉同学们,是他的初心和真诚使得自己在这个岗位做了五年之久,仍然没有厌倦没有想要放弃。从小农村长大,农民出身的他,从做《农民打工社》这档节目开始,就想的是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广大农民工解决困难做些实事,他很高兴他的身份和平台,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正是对初心的坚守,让他在主持人这条路上走得特别坚定。



  在高攀老师的身上,同学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主持人,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有对这份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坚守,唯有当我们拥有这两样东西,方能走得更远。课后,播音班的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确被高老师的那种质朴的热情所吸引了,被他真诚的态度打动了,这也许就是目前我身上所缺乏的东西。他的表达无论是镜头前,还是课堂上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这给人很大的冲击,让我对主持人这个角色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