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专业设置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  发表日期:2013-09-03  阅读次数:1538

新闻学(含新闻学方向、国际传播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融合媒体”时代能胜任新闻传播、新闻教育、新闻管理、新闻研究、出版宣传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工作的专门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跨媒介的传播技能、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较好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胜任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采编、公关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融合媒体的传播技能、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扎实的社会活动及调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摄像、新闻评论、媒介经营与管理、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国际传播、媒介与社会、媒介批评、媒体道德伦理与法规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新闻媒体、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大型国企或民企的企划或文宣部门、各类传媒或文化公司就业,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单位也成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新选择。毕业生考研、出国深造比率历年均高于30%

广播电视学(含广播电视学方向、出镜记者方向、影视编导方向)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学专业根据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能在广播电视及其它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交叉型专门人才,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秀的生源。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摄影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前沿、新闻道德与法规、舆论学、新闻心理学、电视摄像、电视编导理论与艺术、电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制作、音响与照明、电影批评、媒介素养、社会调查方法、演讲与口才、播音与节目主持、广告文案、新媒体研究、影视艺术概论、电视作品分析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领域宽泛,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大致为:1、各新闻媒体;2、大型国企或民企的企划或文宣部门;3、各级政府部门;4.各类传媒或文化公司、广告公司;5、学校。此外,毕业生考研、出国深造比率历年维持在30%以上。

网络与新媒体(含新媒体内容生产、广告、公关及营销方向)

【培养目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够熟练全面掌握互联网与新媒体知识技能以及融合新闻内容生产、广告以及公关知识技能的新一代复合型传播人才。该专业以传播学为基础,以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营销与公关为核心,工作方向为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广告、公共及社会化营销、自媒体运营等,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秀的生源。

【主要课程】网络传播概论、新媒体概论、计算机应用与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媒体营销、网络公关策划、广告创意、危机传播与管理、品牌创意工作坊、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数据新闻、新媒体写作、网络编辑、新媒体研究前沿、网络影视作品分析、数字媒体制作工作坊;

传播学概论、新闻传播前沿、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编辑学、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道德与法规、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概率统计、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文化学概论、中国现当代社会思潮、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社会调查方法、影视艺术概论、演讲与口才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对于全面、熟练掌握新媒体知识、技术并融合新闻、广告及公关知识的新型传媒、广告及公关人才,在社会上有着广泛且急迫的需求:1、各类企事业机构的宣传、公关及自媒体;2、广告、公关及策划公司;3、主流媒体(电视、报刊、广播)、新媒体公司;4、科研单位。

咨询电话:027-6786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