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任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正文

喻发胜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  发表日期:2013-11-23  阅读次数:4151

喻发胜

一、基本信息

喻发胜

1、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2、社会兼职
办公室电话:
微博/博客:

4、所开课程
新闻采访学、媒介经营管理、传媒预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解读、新闻采访学、风险社会与传媒预警
传媒预警、网络舆情、新闻采编与媒介经营

二、研究与成果

(一)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纵项】

1200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传媒预警研究》(项目批准号:04CXW004),经费5.5万元。
22005年,主持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美、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传媒预警比较研究》,经费5万元。
32006年,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34)子课题《全球化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课题总经费50万元。
42006年,主持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委托)项目《“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体系研究》,经费0.5万元。
52008年,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成效研究》(立项号【2008005),经费0.5万元。
62008年,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2)子课题《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安全的现状研究》,课题总经费60万元。
72010年,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库建设?案例评析》(项目批准号:【2010226),经费1.8万元。
82011年,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险社会与传媒预警》 。
92013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媒预警与突发事件数据库建设》,总经费30万元。

 102014年,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突发事件数据库建设的路径、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总经费40万元。
 【参与项目●纵项】
 12011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系统构建》(项目批准号:11AXW006),总经费20万元。
 22009年,参与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传媒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号【101005】)。
 【主持项目●横项】
 12008年,主持湖北储备管理局《湖北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研究》,经费5万元。
 22008年,主持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等《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推广与普及》,经费15万元。
(二)出版著作
 1、独著《文化安全——基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传播的视角》,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主编《公众防灾应急手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审订),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主编(执行)《湖北公众防灾应急手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主编《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小学/初中/高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5、参编《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6、(执行)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库》(丛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三)论文/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对武汉企业兼并的调查》,1988年获团中央、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全国学联“国情与改革”征文一等奖。
 2、论文《宏观背景与新闻角度对新闻价值的影响》,《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论文《报业繁荣的背后》(合,排名第一),《中国记者》,1999年第11期(2001年获湖北省新闻奖(论文)一等奖)。
 4、论文《社会预警与传媒职责》(合,排名第一),《人民日报》2003812日摘发;《湖北社会科学》200310月全文刊载;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并作封面文章推介。
 5、研究报告《传媒预警研究》,中宣部舆情信息局《舆情摘报》第249期(20041227日)摘发,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发《成果要报》。
 6、研究报告《群体性事件:暴力倾向、民意基础与政权安全》,新华社内参2006年第68期刊发。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并指示国务院办公厅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向课题组调阅成果原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06221日向华中师范大学发出调阅函。
 7、研究报告《强化信息预警机制,增强我军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新华社内参2006730日刊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与报告建议,联合制定发布《进一步加强军地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文件。
 8、研究报告《树立“防灾如御敌、抢险即打仗”的军事救灾观,进一步提高军队与国家抢险救灾的能力》,新华社内参2006920日至21日刊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
 9、研究报告《“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0711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湖北省政府采纳。
 10、论文《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合,排名第一),《青年记者》,2008年第14期。
 11、论文《构建省级政府为主体的应急储备物资体系》(合,排名第二),载《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7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6月;200810月南京大学“风险、危机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
 12、研究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途径的调研报告》(合,排名第一),20088月湖北省委宣传部采纳。
 13、论文《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200812月全国马列文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收录。
 14、研究报告《重视对“经济舆情”的监控,警惕“极端信息”对经济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合,排名第一),新华社内参20081213日刊发。
 15、研究报告《建立省级政府“统筹-共建”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应急保障能力》(执笔),20091月湖北省政府、湖北物资储备管理局采纳。
 16、研究报告《建立高效安全、响应及时的应急物资储备运行机制》(执笔),20091月湖北省政府、湖北物资储备管理局采纳。
 17、研究报告《加快湖北省应急物资储备仓储能力重点项目的建设》(执笔),20091月湖北省政府、湖北物资储备管理局采纳。
 18、研究报告《2005年大冶“8?6”群体性事件案例评析》,20104月湖北省政府采纳。
 19、研究报告《2009年“邓玉娇事件”舆情应急处置案例评析》,20104月湖北省政府采纳。
 20、研究报告《2009年石首“6?17”群体性事件案例评析》,20104月湖北省政府采纳。
 21、研究报告《2008年贵州瓮安“6?28”事件案例评析》,20104月湖北省政府采纳。
 22、研究报告《2008年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案例评析》(合,排名第一),20104月湖北省政府采纳。
 23、研究报告《2008年日本宫城、岩手7.2级大地震灾害案例评析》(合,排名第一),20104月湖北省政府采纳。
 24、论文《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合,排名第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5、论文《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合,排名第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6、论文《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合,排名第一),《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7、论文《网络时代的舆论自由与身份平等》,载《华中学术(第二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8、论文《新形势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新闻记者》,2010年第10期。
 29、论文《全球化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合,排名第二),《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
 30、论文《图书质量是怎样“炼成”的——例谈防灾应急出版物的编写与把关》(合,排名第一),《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6期。
 31、论文《突发事件采访与记者“应急知识”的学习》(合,排名第一),《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32、论文《微博与政府危机公关》(合,排名第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6期。
 33、论文《文化概念重勘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合,排名第一),20101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学术研究讨会”宣读;载《文化江山——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34、研究报告(一篇),20128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
 35、论文《防灾应急出版物的社会需求与营销策略》,《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第2期。
(四)获奖成果
 【学术成果】
 1、研究报告《对武汉企业兼并的调查》,1988年获团中央、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全国学联“国情与改革”征文一等奖。
 2、论文《报业繁荣的背后》,2001年获湖北省新闻奖(论文)一等奖。
 3、著作《公众防灾应急手册》,2008年获第8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图书奖抗震救灾特别奖(教育部社科司等)。
 4、系列研究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研究》,2009年获第六届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政府奖)。
 【新闻作品】
 1、通讯《第二次生命》,1993年获国家教委一等奖。
 2、消息《一冶培养复合型职工》,1996年获全国晚报消息大赛一等奖、武汉新闻奖一等奖。
 3、言论《邻之灾祸,我之教训》,1996年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二等奖。
 4、言论《给非法传销套上“紧箍咒”》,1997年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二等奖。
 5、通讯《同饮一江水,共绘战洪图》,1998年获湖北省抗洪抢险好新闻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二等奖。
 6、言论《孝敬长江》,1998年获湖北新闻奖二等奖。
 【学生论文】
 12005年,指导本科生熊曦撰写毕业论文《由“非典”报道看中国媒体的预警缺位》,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22007年,指导本科生孙磊撰写毕业论文《媒体广告与近代天津社会女性形象》,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32012年,指导硕士研究生王敏撰写毕业论文《网络舆论风险的特征、诱因及演化机理》,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三、个人荣誉
 12010年,“全省应急管理先进个人”(湖北省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