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任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正文

黄月琴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6-22  阅读次数:1

一、基本信息:

黄月琴,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3至2014年在长江日报社挂职实践一年。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学会理事,外国新闻史学会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2012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专业方向:传播社会学、新闻生产、媒介文化

联系方式:hbuhyq@126.com

 

二、研究与成果

(一)发表论文

(1)《象征资源“褶皱”与“游牧”的新闻专业主义:一种德勒兹主义的进路》,载《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7期。(重要核心CSSCI,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2)《奖与罚:新闻奖的荣誉域与荣誉实践》,载《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5期。(重要核心CSSCI,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3)《作为象征资源的普利策新闻奖:网络“凝视”与话语实践》,载《现代传播》,2016年第6期。(重要核心CSSCI,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4)《社会运动中的承认政治与话语秩序:对厦门“散步”事件的媒介文本解读》,载《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2年第2期。TSSCI)

5)《中日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以及超越——以纪录片<靖国神社>为例》,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权威期刊CSSCI)

6)《“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权威期刊CSSCI)

7)《“心灵鸡汤”与灾难叙事的情感规驯:传媒的社交网络实践批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6年第5期。(CSSCI期刊)

8)《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6期。(CSSCI,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9)《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实践的失范与纠偏》,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转载)(CSSCI,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10)《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疏导与媒体责任》,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5期。(CSSCI期刊)

11)《“公共领域”概念在中国传媒研究中的运用——范式反思与路径检讨》,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CSSCI期刊)

12)《抵抗与创伤:抗日战争历史的媒介记忆偏向》,载《当代传播》,2016年第6期。(CSSCI期刊)

13)《风险传播、政治沟通与公共决策的变迁:对两个石化项目迁址案例的分析》,载《当代传播》,2011年第11期。(CSSCI期刊)

14)《“弱者”与新媒介赋权研究:基于关系维度的述评》,载《新闻记者》,201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5年第11期全文转载)(CSSCI期刊)

15)《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评阿伦特、哈贝马斯与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载《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卷),武汉出版社。(CSSCI期刊)

16)《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载《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媒体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17)《“心灵鸡汤”:官微的理性与情感》,载《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16年2月25日。

18)《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传播视野:批判性与建设性》,载《新闻前哨》,2014年第10期。

19)《媒介报道与赋权:自闭症儿童的新闻呈现与框架检视》,载《湖北大学学报》(专辑),2015年第12期。

20)《抗日战争的媒介记忆偏向:表现及成因》,载《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卷。

21)《网络媒介的政府治理:对“网络问政”现象的分析》,载《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

22)《改革新语境下的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研究》,载《东南传播》,2010年第5期。

23)《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问题、反思以及再起步》,载《新闻窗》,2010年第2期。

24)《新闻专业实践教育改革的共建模式探索》,载《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

25)《通识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校-媒”联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载《通识教育研究》第一辑。湖大书局,2014年。

26)《媒介融合时代新型新闻人才的培育与教学改革路径》,载《通识教育研究》第二辑。湖大书局,2015年。

27)《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提高》,载《通识教育研究》第三辑,湖大书局,2016年。

 

(二)科研项目

(1)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健康传播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发展研究》(年度一般项目,编号:15BXW050),经费20万。

(2)主持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守望孤独:关于自闭症议题的传播话语与网络社群研究》。

(3)参与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传媒与社会风险控制》,承担“重大风险过程中的社群表达实践研究” 子项目的研究。

 

三、教学获奖与荣誉

(1)2017年获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第三届优秀专业导师奖。

(2)2017年指导学生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铜奖(项目名称:大龄自闭症障碍者社会支持平台创建计划)。

32015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和省级立项。(项目名称:“老龄化中国谁护理:养老机构护工非职业化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武汉青山区为例”)

4)多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52018年2月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团体)。

6)2016年获湖北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