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建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建言 > 正文

舒辉波:学习与成长从未间断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  发表日期:2014-10-23  阅读次数:291

华新在线讯(记者王晓婧)

“你看,你的头发比我都长。”

“他的头发一直都这么长。”

微卷的齐肩长发散发着文艺的气息,着实让他在众校友中脱颖而出。面对老同学之间的寒暄,舒辉波笑了笑,并无太多言语。

      曾任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编导,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教授的96级校友舒辉波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界新势力。“我始终觉得,现在的孩子懂得许多,即便是我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学养与智慧,他们仍然能从我的文字里看到破绽。我不赞同有人认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讲故事,是好糊弄的,是阿猫阿狗说人话,是男生女生搞笑轻松的校园生活”。正是他的谦逊,使他在儿童文学界脱颖而出。

      大学毕业后的他同时被新华社武汉分社和武汉电视台聘用,喜爱文字工作的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在电视台。“让拿话筒都很紧张的人慢慢学会怎么和人相处,怎么学会访问人,怎么来构思自己的片子。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电视台工作的这几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档与武汉市市妇联合作的长达六年的节目。“因为中国妇联有一个活动叫春雷计划,是对家里比较贫困的女性儿童进行一些帮助,比如说因为生病或者因为灾难造成女性儿童在上学或是生活上困难的帮助。”最为一个采访人兼导演的他带着摄像走进贫困女童的家与学校并对他们提供了一些资助,在这六年中,他基本走遍了武汉市16个城区。虽然在采访中他能提供给女童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他觉得长此以往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他忧虑、担心并在此过程中患上偏头痛,每次做完节目需要一周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对社会底层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的写作。“我觉得我能更加了解他们的生活,写了些与他们经历相关的小说,比如即将翻拍成影视作品的《飞跃天使街》”

      在电视台工作了14年的他虽然觉得以任教这种方式告别电视台有点遗憾,但是他更希望有机会可以系统的学习,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与读到的书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与同学分享,让同学们得到一些帮助。

在舒辉波看来,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像咱们学校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去做电视的话是很快可以上手的,但是要真正做好电视还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另外,你对音乐,舞蹈,绘画也要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大学学习,舒辉波还告诉了大家一个他的小秘密“我每晚睡觉前都要听讲座,我的MP3里下载了很多的讲座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各种门类。” 在他看来新闻是一种术,而非学,这门技术容易掌握,但是最后能不能做好还要看人的素养,看你的梦有多大,到底要朝哪个方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