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思想大讨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办学思想大讨论 > 正文

牢记使命,携梦前行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爱学院的学生  发表日期:2018-01-04  阅读次数:4

在今年的十九大上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人的使命是奋战前线保家卫国,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桃李天下,那么我们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其实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与夸张。记者、历史的记录者也。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人类社会发展的足迹,为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是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历史潮流,滚滚汹涌。在万花筒般变化多端的世界里,新闻无处不在,新闻无时不有。要在这纷繁杂乱变化着的现象中,及时捕捉到那些为广大受众所需要的信息,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觉性和敏锐性,就需要新闻人时时刻刻把眼晴睁得大大的、耳朵竖得尖尖的。否则,就将会辱没使命、一事无成。

新闻职业说苦也苦、说甜亦甜,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试想,每当你在纷繁杂乱的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现了一件很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时,那种惊喜无异于在一座硕大的金矿中挖掘到了一个“金娃娃”;当你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和精心构思,用生动的文字将其写成稿件,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令人难忘的感人画面,再到油墨飘香的新闻纸或电视画面奉献到受众面前,辛勤的劳动成果被社会认可时,那种成功的喜悦和辛劳的快乐便会油然而生。对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既然你选择了新闻工作这个行业,你就应该有吃苦受累受委屈、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的思想准备;就应该做好艰苦跋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准备;就应该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用犀利的笔锋直刺腐朽与没落,用激昂的篇章高歌发展与进步,用一腔赤诚倾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对正义的呼唤和对理想的追求。

80年前,范长江、夏衍、恽逸群等有志之士,哪怕冒着战争的硝烟烽火,哪怕面对严峻的生死考验,依然要相聚上海,毅然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他们都是有着“青年精神”的个体,却誓言“献身于新闻事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记者而言,初心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也意味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决心。

记得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到国际会计师行杀出了一片天地,再到香港成为新闻主播,而跃升为知名的电视记者——闾丘露薇。她三进三出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在轰炸开始之后勇敢深入巴格达。她是盛开在战地的玫瑰,美丽但不娇弱。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当面称赞闾丘露薇,“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年5月底在俄罗斯外访时,也曾亲自对在伊拉克战火中坚持进行报道的她示慰问,并且赠言“事业要追求,安全要保证”。但其实闾丘露薇认为所谓的“战地记者”与普通记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她说“战地记者未必可以阻止战争发生,但是通过报道可以让战争发生的频率减小”其他记者也一样,当他看到社会越来越多的不公时,他虽然不能阻止它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报道来阻碍这些不公的进一步发展。这才是记者应该做的,也是新闻的本质。这样的记者其实更值得尊重。

依然记得实习期结束后的第一篇专访,当时采访的是一位女公交车司机。为了记录她的生活起居,大冬天的早晨四点多我便到了她家里,跟她一起上班,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采访。采访结束时,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可累坏我了。女司机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了句:抱歉,让你受苦了。我愣住了,我只是体验了一天,人家可是天天如此。看着她平凡的脸,我的心中涌上一份感动。

也正是从那天起,我的每一次采访都在寻找着感动的源泉。快递员、清洁工、交通警察、垃圾处理工、管道维修工……每一次的采访都让我热泪盈眶,我含着热泪去倾听、用奔放的激情去写作,我要让读者们都知道这些平凡的人的不平凡。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更加和谐与美好。看着他们的质朴,我对自己说,这样的报道,我要一直写下去。

笔者认为,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递者,新闻产品的生产者,舆论监督的参与者,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一是要时刻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新闻工作作为党领导下的舆论宣传前沿阵地,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战国时期的著作《荀子》中便有“文以明道”的思想,唐代文人柳宗元对“文以明道”阐释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就是要坚守精神脊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以明道”。
    二是要时刻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当前有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为了一己私利,博取众人眼球,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做“标题党”、搞虚假采访、个人主观色彩浓重,甚至编造假新闻,不仅触碰了职业底线,亵渎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更严重干扰了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新闻工作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时刻把党的主张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让新闻报道真正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要不忘提升新闻职业能力。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分工中的一项职业,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新闻行业正承受着严峻的冲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报纸停刊,广播压缩播出时间,记者转岗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适应新时代的新闻工作。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学会“模仿中成长,创新中成功”,在模仿别人的成功做法中不断积累职业技能、职业知识,不断开阔职业眼界,在自己的岗位上,依托积累储备,创新工作方法,从而获得成功,也才能真正实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对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既然你选择了新闻工作这个行业,你就应该有吃苦受累受委屈、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的思想准备;就应该做好艰苦跋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准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人的殷切期待,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认定了使命,才会坚定维护新闻真实之生命。

因为使命,当记者面对诱惑也依然手握铁笔坚如磐石;因为使命,当记者面对险境也依然勇往直前。一代又一代媒体人的坚守,体现在“责任”二字。担起了责任,才会致力于维系社会的公序良俗。在面对突发灾难时,在面对阳光下的罪恶时,记者用责任和良知守护希望、守护尊严。一代又一代媒体人的坚守,体现在“使命”二字。选择了使命,就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记住自己是事实真相的记录者、是人民群众的“好帮手”、是时代前进的“击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