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思想大讨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办学思想大讨论 > 正文

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爱学院的学生  发表日期:2018-01-04  阅读次数:11

初来华师,感受到了华师的“爱在华师”的生活氛围,“昭德明礼,立言树人”的教育目标。身为学生团体的我们生活在华师大家庭中,有责任让华师因我们而变的更好,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建言献策,让华师因我们而变的更加精彩!

一、培养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

单一的课堂教学目前来说所取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1110日,我们广电媒体融合课程代课老师王丽为我们学生争取到了去湖北广电游学的机会,参观了湖北广电融合的成果“长江云”,让同学们与高新前沿技术有了亲密的接触,真正理解了往常只停留在笔下的《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这场视觉的盛宴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同学们都表示获益匪浅。此外,王丽老师邀请了负责垄上行栏目的负责人马老师为我们授课,主要讲述了传统媒体“垄上频道”的成功转型经验。马老师为首先给我们接受了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困境,然后向我们介绍了“垄上行”开设的相关节目,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精准的受众定位”“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性,让我们了解到只要你真正为你的受众解决实际问题,你的受众就一定会拥护你。事实证明,此次的湖北广电游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也都表示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学习。

因此,个人认为学校应该多多位学生争取这样的学习机会,让课堂上所学习到的东西不仅仅只停留在课本中、文字中,现在的同学们更加注重参与式与体验感,通过更加生动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现出来更受学生的青睐。

二、应细化培养方案,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就拿我们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来说,我们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划分方向,这种综合型的教育管理体系,虽然会让给同学们有更广的学习面,但这样的教育培养模式并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广而不深的教学培养方案不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同学们也都表示希望有更加细化的培养方案以及培养方向,我也认为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是研究生培养所应该实行的方案。据我所知,复旦、浙大、人大、华科等学校的培养方向划分的特别细致,由此而培养的业界知名的大佬也不在少数,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成功院校的办学模式。

其次,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理论+实践的教育方式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与《东方购物》频道有个专门的实践基地,直接让学生走向舞台,极大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抱着谦逊的态度,像其他高等院校学习。

三、邀请业界大V指导型教学

让同学们与业界大佬Face To Face的教学模式更能带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与行业精英进行交流与对话也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的信心,与业界大V探讨问题也能够更加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事实证明,同学们非常乐意听那些业界大佬的讲座。比如我们新闻专业的,假如能够邀请到陈力丹教授、喻国明教授、李良荣教授等业界知名大V进行指导性教学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学们的求知求学欲其实是很强的,但如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效果应该更加好。

四、开设前沿科技相关课程

现在的环境一切都在互联网下重构,一切都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我们高校学生应该具有社会的前沿科技的前瞻性,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比如,现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基本的医疗诊断、基本的法务常识、基本的新闻编辑发布,这些我们能做的,人工智能也都能做,而且做的比我们更好、更精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高校学生应该寻找自我的定位,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与时俱进,与前沿科技接轨。比如我们新闻传播专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在此环境下,我们新闻学子应该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重视自己相关前沿技术的培养。比如人工智能、VR、短视频等等。我认为无论是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课程的设置,都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

五、完善网络后台建设

我们学校正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走在教育管理模式前沿的前列。但是,对于我们学校的很多建设来说,网络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十月末以及十一月初,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屡次出现断网故障,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现在正值写论文的高峰时期,校园的网络屡次出现故障,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希望我们学校更加完善校园网的建设,给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保障。

其次,希望学校重视校园相关网页后台的维护。我们学校在平时选课、评教乃至考研报名等情况下屡次出现网页崩溃现象,这说明了学校在学校网页建设以及维护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学校能够加强相关网页的建设。

从这次学校举行建言献策的征文可以看出,学校管理人员正在放低姿态听取学生的诉求,从学校的初衷以及诚恳的态度来说,学校也正在为创办更好的学术学习氛围努力着。希望学校能够从这次征文活动中,真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