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师长寄语
  • 知心导语
  • 支书之声
  • 学子时评
  • 信仰之窗
  • 夜半沉语
  • 父言母语
  • 他山之石
  • 要点速递

    公告测试

Time:

您的位置: 主页> 学子时评>

他的平凡正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2016-04-27

作者: 王小占

编辑:

       “学术名盛亚洲,治学更佳严谨。”一位逝者的墓志铭。

  “为天地立人心,为往圣继绝学。”一位“拐杖教授”的真实写照。

  而今,他的事迹已深深地感动了我。静心品读刘盛佳,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和教育意义,更重要的是一位学者的精神丰碑。

  时下,高校师生关系每况愈下,像刘盛佳这样的平民化教授定是同学们最喜欢也让他们感觉最亲切的人生导师。

  他的平凡正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学术精神的体现。学生的论文一遍一遍地打回去,“如果我迟到五分钟,你们可以退出课堂。”这就是桂子山下的“拐杖教授”。

  他,虽然平凡,但也很伟大,因为他平凡的人生留给地理学界乃至社会的都是沉甸甸的贡献;他,虽然平和,但也很“苛刻”,因为他苛刻的背后是一位学者严谨治学的精神风骨。

  淡泊名利之士在学术腐败日益严重的社会显得是那么的苍白。但朴素的生活、纯粹的内心、执着追求的刚性人格,乃至走出书屋,用脚造福社会,用生命著书立说,为往圣继绝学。这样无比强大而令人震撼的内心境界,足以折服每一个急功近利之人。

  哲人说过:“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他以一颗强大的内心孤独地做着学术研究,但毫无杂念的心境使他自由地活着。

  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试想,90后的我们在面对生活乃至学业中的一点点打击就丧失激情、愤愤不平甚而决然放弃。本应青春活力、身心健康的我们是否为自己那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汗颜呢?我们是那么倔强地在打败自己后轻言放弃,愈挫愈勇的豪情壮志也总被扼杀在襁褓之中。倔强的坚持和接受挑战是我们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感怀贤哲,在一座强大而自由的心之丰碑前,肃然起敬,潸然泪下。

 

阅读排行榜

我们都是拜物教

2016-04-27

他的平凡正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2016-04-27

身居一隅,爱留一方 ——回忆...

2016-04-27

我们的宣传视频1

更多

测试

2017-05-15

Calendar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Collect from 新闻学院